logo
首页   |   联盟新闻   |   联盟活动   |   通知公告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培训认证   |   核心会员
首页 > 联盟新闻 > 正文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健康中国基础
   来源:   评论:0 点击:

联盟主席高铁生在2016中国 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现代农业+大健康论坛上的演讲
   
       
       非常高兴在夏末秋初这样好的时节,来到贵阳这个风景旖旎的国际花园城市,参加这样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这样一个重要的论坛。
       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按照组委会的要求,我今天要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健康中国基础”这个题目。
       这是一个重大的议题,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这是一个关系经济和民生的问题。但又不止于这个意义,它还附及了十分丰富的社会和政治意韵。我想这点不用过多的解释,关系现代农业的问题,特别是又叠加了大健康的问题,理所当然地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每当在这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都对全国的人民群众有巨大的鼓舞作用;每当这方面出现了消极的,负面的问题,都会引起社会的振动。
       我理解的“大健康”这个“大”字,是超出我们平时在生理、卫生方面所做检查,在这个意义上的狭义的健康问题,它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健康”应该是涵盖更多方面的,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我的职业有关,我原来是国家粮食偖备局局长,管全国的粮食储备,所以对这点是深有体会的。老百姓讲“人是铁,饭是钢”,如果都吃不饱的话,那就奢谈不上什么健康问题。就像刚才魏部长和主持人讲的,粮食是我们劳动力再生产的外部条件,人的生命维持和延续要能够吃得饱,吃得好,我认为这是一个基础条件。假如是哀鸿遍野、饥肠辘辘、面如菜色,我想首先要解决的是能不能生存的问题,而不是是否健康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
我在政府工作的时候,我的顶头上司是我们的朱总理,他反复强调: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觉得中国的吃饭问题已经很好的解决了。也的确如此,在改革开放前,如何妥善解决好老百姓吃饭的事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妥善解决好的一个难题,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是和民不聊生联系在一起的。
        我在当国家粮食偖备局局长的时候,正好国际上有一本畅销书叫:《谁来养活中国》,作者是美国的一个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他讲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水和土资源的贫乏,认为养活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沉重的负担。那我们今天来看呢?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出色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现代农业+大健康”这个基础就是应该有充足的粮食。
        不久前,我到东北三省去考察粮食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粮食不够吃的问题,而是我们现在吨满仓元,仓满为患的粮食如何消化。我1998年当粮食偖备局局长时就遇到卖粮难的问题,现在我退了这么多年同样遇到卖粮难的问题,这确实是个烦恼,但这个烦恼和老百姓吃不饱肚子不是一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虽然我们目前也有负担,也面临着农业,粮食流通体制如何改革,但是,我们可以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国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构筑大健康的物质基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我说这功不可没!
 
        第二个问题,要重视农民教育,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些年来的食品污染是各级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也是国内外各个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但造成食品污染的问题比较复杂,这里不能面面俱到的讲,比如说,水资源、土地、空气等的污染。有矿山的开发问题,有加工企业排放污水的问题,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农民在田间播种和夏季田间管理的时候,能把食品的污染消灭在源头!
        比如说:苏丹红、镉大米等这些不能都说是农民的问题,有一些不良的厂商,有一些在农村以龙头企业为名搞一些农产品深加工,有他们的责任。
        有一些是农民的无心之过,但有一些却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到东北考察时,在那里就发现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农民自已吃的粮食和卖给国家及城里居民的都是两个标准,“自已吃的就不卖,卖的就不吃”。比如我们大多都喜欢吃东北的梗稻,但是有些梗稻种植者是“越区种植”,把东北南部地区适合耕种的品种越区到东北北部或黑龙江等气温比较低的地方去种植,所以这种粮食就不好吃。
        还有,估计我们在坐的都不知道,东北的玉米有一个品种是国外和我们合作的,专门为我们量身订做的,叫“德美芽尔”,这个名字很好听,但这种玉米却是不能吃的,也不能作饲料的,但农民为什么还要种植呢?
        那是因为这些种植的玉米在黑河、嫩江一带有个叫“镰刀湾”地区,这一带种植的玉米容重不够,而“德美芽尔”这个品种虽然不能吃也不能用作饲料,但是它比重高,农户就把这些玉米掺到普通玉米里面卖给国家,因为国家是敞开收购的,但拿到市面上卖的话却没人买。因此,有一些低质量的,有害的粮食必须要从农民抓起,要教育农民,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科学知识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准。
        三鹿牛奶的“三聚氰胺”问题,使中国的奶粉和牛奶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有些奶粉蛋白质含量少,掺进“三聚氰胺”后就能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这些并不全是无心之过,而基本是刻意为之。那如何解决呢?这不是一个企业拒收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视教育农民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既要重视农产品的再生产,又要重视具有优秀品质和良好情操的生态主体的再生产,没有优秀的农民和新兴的农业生产主体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也不会有我们珍视的并为之奋斗的“大健康”。
 
        第三,刚刚提到农民的粮食是有两个标准的,自己吃的是一个标准,如自己吃的韭菜绝对不打巨毒农药,但卖到市面上宽叶绿得很好看,就是打过巨毒农药的。那么,在另一个方面又看到了两个标准,就是在农产品进出口方面,卖到国内的是一个标准,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是另外一个标准。
        因此这种现象为老百姓深恶痛绝,使得老百姓对本国的农产品失去了信任。为什么跨境电商发展很快?它发展得这么快有很多的原因。我到上海,杭州考察过跨境电商,因为它成本比较低,国外一些名牌产品,特别是婴幼儿的产品能低成本的,很便捷的进入国内?另一个原因是国内的产品造假严重,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包括国内出国的旅游者从国外大包小包的带回来了奶粉,甚至这个行业带起了“网淘”,有很多留学生边学习边从国外代购,因此这个问题使得我们觉得心痛。
        作为农业生产者、农产品加工者及相关的行业的从业者一定要对国内外的消费者们负起同样的责任,要坚持一个标准。比如,刚才魏部长和我都说这个茶叶不错,但这个茶叶为何出口不了呢?就是农药残留较多,国外要求较高,而国内呢?我们的一些茶商就认为国内的消费者不需要那么高的标准。这不就是对国内的消费者生命和健康不负责啊。这样的现象不能够解决,那么,现代农业和大健康之间的“+”号就很难存在。
        我国和很多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如东南亚的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下一步也会逐渐降低关税和国内的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上同台竞争,所以中国的市场就是国际市场,那么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也要求必须坚持一个标准,卖给欧美国家是何标准,卖给中国也要是同样的标准,不能搞两个标准,而且销售到中国的产品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在国外召回,在中国也必须被召回!
 
        第四,要留住浓浓的乡愁,我的理解是,现代农业既能让人们一饱口福,也能让人们一饱眼福。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健康是指在食用物质产品时能满足营养和身体成长,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牺牲环境,眼睛不能只盯着这些具体的农副产品,我们还应该使得农村成为一个美丽的乡村。
        有一本外国人写的非常的著名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讲述的是过去在春天能听到百鸟争鸣,而现在的春天连虫子都不叫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使用了过多的农药,破坏了农村的环境,因此我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失去农村里的春天的百鸟争鸣,失去秋收中的彩色斑斓,失去远古村落的历史积淀,失去我们童年记忆中的乡愁。一方面,农村为大健康、健康中国提供物质产品,另一方面还要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因此,我们的现代农业应该利用科学与艺术方面的成果重新妆点田野山乡,创造新时代的文化农业,艺术村庄,诗意楼居让现代农业,让农村,农民,创造新的农业文明。我现在看到好多文章讲,现代又一个“文艺复兴”时代到来了,我认为我们的现代农村和农业也不应该和新的“文艺复兴”渐行渐远。而应该是拥抱新的“文艺复兴”,是生产艺术农产品,美化乡村环境,构建生态小镇,让广大城乡居民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在温饱之余,提升精神健康水平。不仅是城里人愿意到农村来,而且农村的居民也应该在这样环境里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性情。
 
        第五,加大研发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提升“食药同源”
        我看到桌上有一本书,书里有好几篇文章讲到了“食药同源”的问题。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我虽然是这个领域的门外汉,但当我看到“现代农业+大健康”时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食药同源”。我认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食药同源”是经验的传承,是我们先人在神农尝百草和刀耕火种的时代,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哪些是药哪些不是药,但在吃了之后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他们在“食药同源”方面给我们积淀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但为何吃了这种东西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给予分析,有更好的量化指标和更好的学理的揭示,那么对“食药同源”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会有更好的提升。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针对不同的人群及养生的特有的需要而筛选现有的农产品和培育新型农产品,在生产温饱型农产品的同时,也要生产小众化、专门化,具有辅助医疗性质和健身强体功能的农产品。我认为这是现代农业+大健康的重要契合点。
 
        第六,用好大数据——实现农副产品精准配送
        我们从小看到周围的同伴包括我们自己,有时有一种偏食的现象,而这往往受到大人的呵斥,说这是一种毛病。在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这种奢望,必定是得不到满足的,但是当温饱得到解决后,为什么不让那些有饮食偏嗜的人得到满足和享受呢?吃什么补什么,可能是他身体需要什么。因此我认为只要身体不是一种病态的饮食习惯,不是对健康成长不利的不良习惯,那么就应该设法满足。我们现在有大数据的手段,我们可以知道全国各地每省、每市、每县的哪些产品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有独到的品味,和全国各地区的消费者愿意吃什么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很好的匹配,利用现代的物流进行精准的配送,使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同时也能得到美食方面的享受,这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偏食网”,让产消双方便利购销,也许这是现代农业+大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开掘大健康的源头活水。
 
        第七,现代农业应当坚持绿色、有机、生态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有显著提高,我们的粮食不是供需平衡,而是供大于求。这时就不应当追求数量上的扩张的发展模式,而应当注意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模式转变。这个提高就是要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耗费的劳动和时间、知识成本可能要高一些,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都会高。而且只有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业才能更好的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品种优良,安全可靠的基础原料和终端产品。没有这个初始条件,大健康的追求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我还要在这补充一条,现在打着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产品太多也太滥了,这方面应当建立诚信体系和加强管理,应当使消费者能真正买到绿色、有机、生态的产品,而不是打着这样的招牌却生产劣质的农产品,这点是很重要的。
 
         第八,搭建起产业平台——在农村构建健康产业链
         “现代农业+大健康”,大健康是个大产业,这个产业包括了许多方面。现代农业是其一个方面,同时大健康产业也应该覆盖农村,在农村构建这样的产业链。
        我刚才说的要提供解决温饱的食品,解决温饱的原料,同时还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特色农产品,保健农产品,要提供医养结合的农村的疗养地。现在还有产权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我了解,城里很多老年人,就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愿意到农村去,但是一方面农村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跟不上,另一个产权问题也很复杂,假如我在农村有个投资项目,搞了个养老的别墅,但产权问题却很复杂。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有一个企业家,他到一个几乎无人居住的乡村进行一番改造,于是很多其他公共设施如书店,餐饮、住宿等也跟着来了,本来这是一个几乎没落的山村,现在也变得红红火火,因此我认为要搭建一个产业平台,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链。
 
        最后一点(第九),我觉得要重视代际级供平,我们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都是说我们都在同一个时代,都需要老吾老而且要顾及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问题。因此,我们发展现代农业不能走竭泽而渔的道路,而是要在发展生产、富强生活的同时,为后代留下永续发展的条件。重视代际公平,作为代际补偿,为子孙后代留下百代万世健康基业。大健康绝对不是只有我们这代人的健康,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们的健康。
 
        现代农业与大健康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的关系,现代农业+大健康,绝不仅是二者的关系,这个加号有更深的含义,而是要用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让它起到催化和促进的作用。这样的话,现代农业+大健康之间的稼接和融合就会洋溢出生动活泼的大千景象。同时,无论是现代农业+大健康怎样衔接融合,都应当牢记遵循习近平主席为我们指明的大方向,阐述的大道理,他最近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强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愿我们谨记教诲,勉励前行。 
 
 
(注:根据8月26日录音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现代农业 中国 基础

上一篇:联盟主席高铁生赴武汉杭州商会进行调研考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